谈及创业初衷,黄利感慨道:“当时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还有小孩要陪伴,没办法再外出打工,就想着在家门口找个干事创业的路子。”2018年,黄利拿出全部积蓄,在自家门前建起第一个养殖棚,从60只兔子起步。为了养好这些“小家伙”,她丝毫不敢懈怠,一边在网上查阅养殖资料、与同行交流经验,一边前往外地养殖基地现场观摩,虚心向专家请教技术要点,逐步摸索掌握了一套科学的肉兔养殖技术。如今,基地已发展到3个养殖棚,年存栏量超万只,并为1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走进养殖棚,笔者发现棚内环境干净整洁,一只只肉兔正安静地在笼子里休息。“兔子属于夜食动物,白天基本上在休息,夜晚才会集中吃食。”正在查看兔子长势的工人王夫品说。王夫品和妻子张影同在公司工作,夫妻俩年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元,工作之余还能兼顾家里农田,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夫妻返乡创业实现“兔麦冬种植技术”飞猛进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利夫妇并未满足于单一的养殖业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产业链延伸。“这是我们公司自主加工的兔肉产品,有手撕兔、麻辣兔头、五香兔腿、冷吃兔丁等系列产品。” 黄利指着展示架上包装精美的产品介绍,去年8月份,公司成功创立了自有品牌“甄有味”,目前已形成从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夫妻返乡创业实现“兔麦冬种植技术”飞猛进

据了解,公司加工的兔肉产品肉质鲜嫩,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卵磷脂,凭借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青睐,去年营业额达500万元。“公司除了采用线下渠道销售,还积极利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线上销售,产品能卖到全国。”黄利说,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严格遵循宰杀、清洗、腌制、二次清洗、卤制、灭菌、包装等10余道工序,每一步都按照食品生产标准执行,如今已实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黄利夫妇有着清晰的思路:“我们将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免费传授养殖技术,并按照市场价格统一回收产品,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养殖,实现增收致富。”。

“为支持天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肉兔产业,镇里已利用村里的旧校舍改建成了产品深加工车间,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投入使用。”涡南镇镇长董礼表示,镇政府将持续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蒋庆章 黄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