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种苗主要预防出血,发病的泥鳅苗体表有红色小点。当苗20日龄时,使用泥鳅菌毒克泼洒一次。密切注意池塘是否滋生蜻蜓幼虫等敌害,一旦发现及时用吡虫啉防治。
7月19日,19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26家华文媒体在位于重庆忠县的中国·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参观,了解千年柑橘历史。据悉,该展馆以时间轴线阐述了中国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柑橘文化,收藏有全球400多个柑橘标本、数百个柑橘病虫害图谱和实物标本,展示了古今中外柑橘产业发展的珍贵文史资料和技术资料,部分标本和资料在国际上堪称孤本。中国·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该馆前身为施格兰·三峡柑橘技术中心,始建于1998年。馆内设13个展厅,采用声光电手段,分别详细介绍全球柑橘品种类别、中国5000年柑橘历史文化和现代柑橘发展历程。图为琳琅满目的柑橘标本吸引嘉宾驻足参观拍照。中新社记者 周毅 。
DGKs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分类二酰基甘油激酶(DGKs)作为脂质代谢的关键酶,通过将第二信使二酰基甘油(DAG)磷酸化为磷脂酸(PA),精确调控DAG-PA信号轴的平衡。哺乳动物中已知的10种DGK亚型(α、β、γ、δ、ε、ζ、η、θ、ι、κ)根据结构域特征被划分为5种类型(I–V)。I型DGKs(α、β、γ)具有钙离子感应EF-hand结构域,可响应钙信号快速膜转位;II型(δ、η、κ)通过N端pleckstrin homology(PH)结构域靶向磷酸肌醇富集膜区;III型DGKε结构最为精简,特异性识别花生四烯酸酯化DAG并定位于内质网;IV型(ζ、ι)和V型(θ)则通过MARCKS、a!
2018年,吉万全团队培育的小麦品种“西农511”以455万元实现技术转让,创下陕西小麦品种转让费纪录。这个品种在河南、安徽、江苏等黄淮麦区累计推广近4000万亩,收购价比普通品种每公斤高出4分钱。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智耘乡野” 乡村振兴实践团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积极和智慧。从 7 月 6 日至 7 月 10 日,该实践团队深入江苏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走访了 13 个乡村及 3 处智慧农业产业载体。团队成员积极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农作物种植和防病虫害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团队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APP”集成了多项核心功能,如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精准决策和自动执行,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农业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农田的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经济效益。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采访、推广智慧农业APP、开展业务培训等多元化方式,积极振兴特色农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机械是发力点。提升农业机械科技化水平,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生产。今年秋收时节,在禹城市李庄村,联合收割机进田收完玉米后,秸秆还田机、智能复式播种机接连作业,实现了收种一条龙。得益于北斗导航系统,播种机牵引设备能精准控制路线轨迹,有效提高了作业质量。从凭借经验种地,到依靠科技种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实现了一升一降。粮食生产、耕种、管理、储运等环节,都应着力提升机械化水平。
据介绍,“三避”间套种技术,是将广西农业部门创造的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的“三避”创新技术,与传统间套种技术结合形成全新的叠加农业模式。现已覆盖广西主要经济农作物50多类600多个品种。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说,“三避”间套种技术是抗旱保春种、夺丰收的重要举措之一。日前正式启动的广西3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其中一个“千万亩”就是计划从2009年起,连续5年每年新增间套种面积200万亩。这个计划完成后,广西农民人均可增收节支120~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