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坪村驻村帮扶队员和支村两委经过多次走访,发现李志余一直爱好养殖小动物。经过与他本人商量,大家最终决定协调宁乡农商银行为…

“我第一批引进了200只成年竹鼠,现在已经有七八十只鼠崽了,我初步算了一下,只要我喂得好,今年至少可以获得2万元纯利润!”李志余告诉宁视君。

据市派驻村周长武介绍,为了让李志余无后顾之忧,他们将协调竹鼠养殖合作社和相关电商平台,切实解决竹鼠的销路问题。

崔坪村拥有林地面积约4.9万亩,其中竹林面积约1.2万亩。尽管竹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山高路远加上竹子价格低廉,当地群众只能看着满山的竹子发愣。

百部种植技术及亩收益(车厘子的种植)

“怎样把这些竹子变成老百姓致富的产业?”周长武从各地请来有关专家前来把脉,大家一致认为发展“竹笋两用产业”是崔坪村的不二选择。

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崔坪村共培育了近200亩竹笋两用基地,修建了20公里的竹林道,建立了一个鲜笋加工作坊,一些楠竹精加工企业主动前来与该村洽谈合作。

据鲜笋加工作坊负责人张立强介绍,今年他们将收购鲜笋15万斤,产干笋约8000斤,可以实现产值20余万元。

“以前看着很多的笋子烂在山上,谁也没办法。现在好啦,我们可以把笋子卖到这里,鲜笋子一天可以挖四五百斤,可以卖两三百块钱!”53岁的贫困户刘志中开心地告诉宁视君。

据介绍,崔坪村今后还计划依托炭河古城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一个集鲜笋加工品尝、竹林探险旅游、竹饰品加工等为一体的竹文化产业基地。

“这个地方的水田一年四季都有水,很适合喂养泥鳅。”周长武指着不远处的水田告诉宁视君,目前他们已经发展了50余亩泥鳅养殖基地,30余户贫困户参与其中。

据介绍,下一步,崔坪村计划引进虾稻共养产业,发展一批规模养殖户,真正把这方原生态的山水资源用活用足。

“本月底我们这个光伏发电项目可以实现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8万元以上。”据周长武介绍,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崔坪村建设的80KW光伏发电项目在全县所有光伏产业项目中规模算比较大的,使用年限可达25年,将成为该村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

“对于贫困户而言,我们更多的是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给他们送钱送物。一是开展技能培训、推荐就业;二是鼓励流转土地、发展特色种养;三是对贫困劳动力在本地打零工的,按天给予适当奖励。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从这三个方面发力,打赢崔坪村的脱贫攻坚战。”周长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