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保定市博野县翠伟柴胡知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农户们手持修枝剪,小心翼翼修剪着柴胡植株上的顶芽和生长过旺的枝叶。
“刘教授说,眼下正是柴胡生长关键期,及时控制植株旺长,既能让根系向下深扎、积累有效成分,又能防止后期倒伏,提高药材品质和产量。”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林说,近年来,合作社在刘教授帮助下,不但实现增产增收,还成功入选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驿站、保定市博士农场。

刘林提到的刘教授,是河北农业大学中药材绿色防控团队负责人、河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刘廷辉。“去年夏天,我们种的柴胡出现烂根、死苗等问题,多亏刘教授及时指导。去年,柴胡不仅没减产,亩产还增加6公斤,算下来每亩增收720元左右。”刘林说。
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农业大市保定市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四类产业,建设“农业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职业经理人+产业‘领头雁’+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截至目前,该市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3.2万人,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引进高层次农业专家团队,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保定市依托农业驿站、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农业专家团队226个。在这些团队帮助下,该市共培育博士农场152家,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制品等15类产业,培育引进新品种823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48个,申请专利216个,带动5232个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组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该市出台《保定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办法》,来自中国农大、中国科学院等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93名教师和技术人员组建成跨学科、跨行业的科技特派员队伍;1104名农技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目前,他们已引进新品种50种,推广新技术1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1000余个,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1.1万余人次。
选拔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为乡村全面振兴添才聚力。该市面向全国农业院校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目前,已有603名涉农专业大学生扎根保定,担任农业职业经理人,包联企业2069个,开展农业技术服务9338次。同时,选拔培育社会化农业职业经理人5151名,覆盖1935个合作社和879个家庭农场,带动和培训农民38736人次。
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头雁”项目启动后,保定市依托浙江大学、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高校,对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从事粮食、蔬菜、畜牧生产的农户等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学员进行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截至目前,该市共培育304名技能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领头雁”。他们已成为引领当地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筑牢乡村全面振兴根基。保定市先后创建高碑店智图、曲阳西旦沟等18所农民田间学校和75家农民科技教育实训基地,采取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线下实践+实训参观”“线上体验+线下教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徐华、孙芳)。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指导、新闻宣传官方平台(权威 及时 聚焦)发布信息资讯、报道新闻要务 解读政策举措、回应热点关切 联播各地动态、宣传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