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的“暑假种植博览会”,在勤耕园前专属展区,翠绿的多肉、饱满的辣椒、金黄的向日葵……展台上摆满了同学们的种植成果,“小小讲解员”热情地讲解介绍,校园里洋溢着朝气蓬勃和欣欣向荣的气息。
“学员参训不仅免费,还能领到政府发放的路费及误工补贴。”平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农事学校校长张洲说,学校培训内容是农业产业规划、涉农政策、实用技术和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除了传统的种养技术培训外,还安排了农村经纪人、农村泥瓦匠、“农家乐”旅游等专项培训以及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学员除了上理论课,还要到25个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操作。
幸福树是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下生长的,如果气候过于干燥时,需及时的给盆栽周围喷洒水分,增加空气的湿润度,特别是在夏秋两季,需要大量的提供水分。
(四)合理密度适时播种。气温稳定通过0℃时即可播种,一般根据当地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确定播期。北方春蚕豆常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适时早播,地膜覆盖0.6万0.8万株/亩,常规种植1.0万1.5万株/亩。华东沿海宜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其中露地种植一般10月15日至11月下旬移栽,30004500株/亩;设施种植时间相对灵活,应根据不同移栽期调整种植密度,垄式、滴灌、孔穴移栽,移栽后的前3天滴灌缓苗水。西南稻茬免耕的待水稻收割后及时播种,沿稻桩行下种,单行或宽窄行条播,播种密度1.2万2.5万株/亩;山区旱地免耕套作的在前茬烟草采摘至剩余45片时播种,或前茬玉米乳熟期播种,种植密度1.5万2.5万株/亩;无霜区早熟鲜食秋蚕豆膜侧种植于10月上旬播种,1.0万1.1万株/亩;幼林蚕豆间作栽培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密度0.8万1.0万株/亩。
落星堡村的成功实践,为蔡家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通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路径。蔡家坡镇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在全镇推广。目前,以落星堡村为核心,柴胡种植已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全镇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并建成1个柴胡初加工基地,开发柴胡切片、柴胡粉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积极探索“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中药材种植、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年接待参观考察人员5000余人次。“酒香也怕巷子深”,蔡家坡镇政府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蔡家坡柴胡”品牌影响力,形成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的新格局。通过“以村带镇、村镇联动”的发展路径,柴胡产业已成为蔡家坡镇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镇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万元。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一系列政策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如今,中医药在面临着市场、技术等变化与挑战的同时,也拥有更多战略机遇。
在老街巷口,在长征广场,在党员活动中心……大家不分年纪大小,个个热情洋溢,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浇水,分工协作,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一棵直径120公分的五百多年老柿树扎根长征广场,一棵百年的垂柳在大戏台门前笑迎春色,寓意着神圪垯事事如意、幸福安康。

科技赋能成效显著。苏店镇郝店村的张元生从2015年开始种植玉米,通过精细管理和科学施肥,亩产从最初的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成为科技兴农的生动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