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长三角生态经济有限公司合作的“沿海盐碱地改造蓖麻种植示范”项目在江苏省启东市启动。
据了解,项目首期将在沿海6000亩盐碱地上进行蓖麻种植项目示范,实现盐碱地的生态效益和作物经济价值的提高。作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20世纪初,由于航空工业的发展,不冻结润滑油的需求量大增,在短期内蓖麻得到了广泛发展,成为实用性很高的油料作物广为栽培。
据介绍,蓖麻在我国的种植以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布最广。由于其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节省人工、投入少、效益高等突出特点,在旱作栽培及旱薄地开发中,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作物。该项目将重点解决沿海土壤潮湿对蓖麻生长的影响问题。

此外,根据项目整体规划,示范基地共933.33公顷面积将建成长三角地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生态住宅三大功能区。植被覆盖率大于80%;植树约100万株;海防林总长约1.3万米,宽19米;农田防护林长约1万米,宽19米。总体项目实施后,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农民收入,并对滨海滩涂的开发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