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丰富的品种展示,会议还重点示范推广了辣椒连作障碍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通过科学轮作、土壤改良、生物防治等综合手段,有效解决了长期连作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重等难题,为秋延辣椒的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农技专家通过现场讲解、操作演示等方式,向参会人员详细解读各个品种的特性,帮助大家将“好品种”与“好技术”精准对接。
在玉米产业方面,上党区推进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创建,实施面积达10万亩。区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工作专班,组建10支科技小分队,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展技术指导。“我们在示范区全面推行‘五统一’模式,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推进小面积攻关和大面积均衡增产。”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韩国君说。
走近北京延庆康庄镇小丰营村种植的旱稻稻田,只见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饱满的颗粒像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捏开谷壳,泛着淡咖色的稻米细长而晶莹,凑近细闻,还有一股自然的清香。“这是我们村的新尝试,5月12日播种,6月8日长出了第一棵幼苗。”小丰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军介绍。为盘活撂荒地,提高生产效益,今年,小丰营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建军接触到了旱稻种植。“旱稻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而且非常适宜在山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这也让我坚定了种植的决心。”张建军说。经过反复对比和多方论证,在乐康惠众(北京)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和推荐下,最终小丰营村选定了产量高、抗旱性强的“旱香1号”,在村北和村西共种植130亩。据了解,旱稻成米属于低糖、轻食碳水,在种植上耐旱、耐瘠、适应性广,通常只需要正常的雨水就可以生长发育,相比于水稻,既能节约农业用水,还能省去育秧、栽秧、薅秧等环节,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种植成本,具有投入少、产出多的特性。由于是首次种植旱稻,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步骤小丰营村都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村内的旱稻种植还得到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大力支持。过程中,工作人员为村民们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确保旱稻田茁壮生长。9月下旬,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专家来到小丰营村的旱稻田,仔细查看稻穗的饱满程度、生长态势等。他们时而弯腰观察,时而相互交流讨论,凭借着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旱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细致评估。“照目前来看,长势还算不错,预计亩产应该在可观的范围内。”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李勋说。他表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将持续关注小丰营村旱稻的生长情况,根据品种表现,做进一步的配套技术研究,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打造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今年是本区首次有村庄种植旱稻。除小丰营村外,康庄镇王家堡村、井庄镇艾官营村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分别种植了90亩、5亩旱稻。良好长势为小村庄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也为旱稻在周边乃至其他乡镇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借鉴。据悉,旱稻的生长周期为120天,10月上旬,村民们就将拿起镰刀,走进稻田,迎接凝聚着他们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的第一批成果。“旱稻发展潜力大,在调整优化地区种植结构、丰富农产品种类、促进节水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康庄镇副镇长候选人张小清说,“我们会与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等持续加强沟通交流,在提升旱稻的产量和品质上下更大功夫。同时,积极推动旱稻种植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期待它能给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盲盒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90后与00后在盲盒消费者中的占比相当显著。从细分数据来看,18-24岁年龄段占比最高,约为40%,25-34岁次之,约为35%,18岁以下和35-45岁分别占比15%和10%。此外女性为盲盒核心消费客群,占比达75%。
正是因为打不过加拿大的英军,搞不定出海口,逼得美国后来修建了伊利运河,纽约和五大湖从此兴盛,也让美国开始打起了墨西哥领土的主意,从此美国停止北扩,转而向西南欺负墨西哥去了。
太安乡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云南白药集团、翠森茂生物科技、丽江光华生物开发、玉荣源公司等18家农业企业,带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一方面,协助企业流转土地近1万亩,为农户带来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另一方面,推行“租地返聘”模式,优先聘用贫困户与土地流转户到基地务工,让农户既得“租金”又赚“薪金”。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年产值超1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