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之上,无人机与精量播种机高效播种小麦、油菜;红薯基地里,色泽鲜亮的红薯“破土而出”;连片柑橘园中,工人们忙着套袋、播种绿肥…。

时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西充县广袤田野上农机轰鸣、农人忙碌,秋种、秋收、秋管一体推进,一幅幅现代农业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秋种、马铃薯种植技术秋收、秋管农事忙!西充沃野绘新景

11月6日,在西充县2026年小春生产千亩示范百亩攻关会议现场,该县在槐树镇双坝岭村、义和社区等地开展小春生产集中动员会,进行小麦播种全程机械化示范,讲解油菜种植管理措施。

在槐树镇双坝岭村的小麦千亩示范片,数台配备雷达测速组件与升降开关的精量播种机正在作业,精准控制播种量、施肥量与作业深度,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等多道工序,既减少种子浪费、节省人工成本,又提升肥料利用率。在槐树镇义和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生产基地,前期播种的油菜已经出苗,农技人员针对今年秋雨连绵、粮油作物播期偏晚的情况,现场讲解如何落实开厢开沟、排水降湿措施及后续管理要点。

秋种、马铃薯种植技术秋收、秋管农事忙!西充沃野绘新景

针对小春生产进度较往年略有推迟的情况,西充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分片区对各乡镇(街道)开展实地调研督导,确保小春生产有序推进。

“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要压实责任,深入粮油种植大户基地,督导业主尽快开挖边沟、厢沟,最大限度排除田间渍水,统筹推进小麦、油菜播种,确保粮油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近日,县委副书记张洪先后前往青狮镇、高院镇、车龙乡等地粮油园区开展实地督促,针对当前问题现场提出明确要求。

“土壤湿度较大导致机械无法下地,今年我们改用无人机播种。只需提前设定航线、高度、行距、飞行速度等参数,无人机就能自动完成播种作业。”。

今年该县计划播种小春粮食22.27万亩,预计在11月中旬前全面完成。该县抢抓时节,周密部署,细化分解落实小春生产任务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并通过技术蹲点指导、农资保供稳价等举措,全力保障小春生产顺利推进,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丰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还种植有机水稻1230亩,依托科技育苗中心为种粮大户培育优质秧苗40万盘,有力保障“义青观”省五星级园区内2万亩水稻种植。公司配备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机等农机95台(套),可为周边2万余亩农田提供“耕种防收”全环节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亩均节约成本200元左右。立足粮油储备与加工职能,该公司今年按计划完成21880吨本地稻谷收购。

其他粮食收购企业也主动对接种植大户,提供上门收购、粮食烘干等服务,确保粮农“粮出手、钱到手”。

自9月开启收粮工作以来,米厂收购优质粮食,既保障粮农收益,也为企业后续加工储备充实原料。

近日,在仁和镇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的柑橘种植基地,连片柑橘树郁郁葱葱,晚熟柑橘“春见”正处于转色初期,基地工人正开展果实套袋工作。农技人员操控无人机,进行冬季绿肥播种作业。

西充县是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重点示范县,烈风农业一直致力于绿肥技术推广。目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均在该基地派驻专人开展绿肥领域专项研究。

“前几年基地采用豆科绿肥单播模式,今年在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充试验站和四川特色经作创新团队果园绿肥岗位的专家指导下,创新采用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与十字花科绿肥(肥田萝卜)混播技术。”。

此外,基地研发的“绿肥种子+基肥+四聚乙醛”无人机三混播撒技术,能通过一次飞行完成播种、施肥、防虫三项作业,实现“一举三得”。

在古楼香桃产区,果树管护工作同样如火如荼。近日,古楼镇杜宇寺村元斗桃园内,工人正忙着为果树施加有机肥。

当地围绕产业发展,组建农技服务队,为种植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目前该产区施肥工作进入尾声,预计11月中旬启动果树修枝工作,通过去除过密枝、病虫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为来年果树丰产夯实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